御用是个很招眼儿的词,皇帝君主专用,多有气势, 它还有一个意思:常用、习惯使用,多接地气, 御用茶器——建盏就是这般既霸气又实用。 
▲建盏是谁的御用? 建盏作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,是宋代皇室的御用茶具。 建盏代言人——宋徽宗赵佶 
宋徽宗(1082—1135)以顶级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天赋和资本,治理着国家。错位的职业规划让他和他的子民付出惨重的代价。(这有点儿像唐后主李煜,虽为亡国之主,但词学成就却无可指摘。) 插播一条来自南唐文豪“李煜” 
先感受一下,亡国前李煜通宵歌舞的宫廷生活。上片是日上三竿却依旧慵懒的环境描写,下片里佳人因舞而发散钗落,男主则以花醒酒,喧闹的鼓乐连隔壁殿宇都能听见 : 《浣溪沙》 红日已高三丈透, 金炉次第添香兽。 红锦地衣随步皱。 佳人舞点金钗溜, 酒恶时拈花蕊嗅。 别殿遥闻箫鼓奏。 亡国后,李煜写了《虞美人》,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。《虞美人》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 雕阑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。 让我们说回宋徽宗 徽宗不但书画双绝,还精通茶事,不但在《大观茶论》中写道“盏色贵青黑,玉毫条达者为上……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。”更作了许多有关饮茶与盏的诗词,还绘有茶画《文会图》。这分明就是一位建盏专家,而且还是身份最高的一位。 
▲宋徽宗《文会图》局部 宋徽宗的建盏诗文,描绘了用兔毫盏饮上好的建茶,香气如云,能令身边的美人为之陶醉忘我(以茶醉美人,高手呀)。 《宫词》 螺细珠玑宝合装, 玻璃瓮里建芽香。 兔毫连盏烹云液, 能解红颜入醉乡。 ▲建盏如何打动皇帝的心? 相比于翠玉般的青瓷、白玉似的白瓷,属于黑瓷的建盏如何拔得头筹——靠内涵。传世的宋代建盏不多,大都收藏于日本,其中宋代的“油滴”、“曜变”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,极受重视。 
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油滴天目茶碗 猛一看,外形朴实无华,甚至有点像土碗。 

仔细看下去,你会发现盏的釉面上带有金银或深蓝色的虹彩辉斑,宛如水面泛起的油滴,而且会随着不同光照变化不同色彩。茶盏口沿镶有金边,既是对盏口的强化和保护,又在色彩上与黑釉形成对比,勾画出夺目的一环亮色。 
附属品还包括南宋时期的3个漆制天目茶台。 再看一下曜变天目,曜变天目是建盏的神品,全世界仅存三件,分别为日本静嘉堂文库、藤田美术馆、大德寺龙光院所藏,列属国宝级文物。其中,静嘉堂所藏被称为“碗中宇宙”。 

曜变天目局部赏析 

宇宙洪荒般的美感。 ▲建盏是如何炼成的? “匠心”是最美的词语之一,有技能,有感情。正是这样的心意结合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造就了建盏。 工艺一:需要洗胎,练胎; 
工艺二:需要拉胚,制作杯型; 
工艺三:拉好的胚需要等待凉胚 
工艺四:凉干的胚体需要修制成完美的盏型 
工艺五:洗釉,上釉(建盏属于沾釉工艺) 
工艺六:上完釉的杯子,需要凉干等待烧制 
工艺七:开始入窑烧制(需要烧制1300度的温度) 
建盏的高温烧制导致成品率低,甚至长达一个月都烧制不出一件精品。若不是热爱、执着的匠心,也许我们就看不到那传世的“碗中宇宙”了。 
▲注入茶水后的建盏效果 建盏具有保温和活水的双重作用,用建盏品茗,会让人感觉茶水甘润顺滑,韵深味浓。 
饱满透亮的晶体局部图 
|